一、提前介入,着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。组织律师、公证员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、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,开展法治文艺下基层活动,通过法治相声、小品、动漫、微电影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,把换届选举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的重点,运用换届选举过程中发生的正反典型案例开展宣传,用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,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。
二、发挥优势,着力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。为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提供及时、专业、精准的法律服务,公布驻点律师信息和联系电话。建立微信服务群,对涉及“两委”换届选举的法律问题,做到有问必答,全程服务社区“两委”换届选举。举办换届选举专题讲座,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指导选举工作依法进行,为社区选举工作小组及选民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。
三、主动融入,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各司法所主动担起村(社区)两委换届选举纠纷隐患排查工作,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和了解民情的优势,重点针对选民资格纠纷、选举程序争议等影响换届选举的纠纷开展排查活动,特别加大对基层组织薄弱村的排查力度,及时掌握基层因村居换届选举产生或引发的不稳定因素,采取小事就地解决,大事“专家会诊”,及时与服务团沟通排除,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。
四、加强防范,着力开展重点特殊人群管控工作。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督查,提升集中点验频率和力度,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状态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确保不脱管、不漏管。结合中央、省、市关于扫黑除恶的安排部署,及时发现问题线索,协助其他政法机关严厉依法打击黑恶势力,为选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。